Wednesday, September 24, 2008

+ 无重点竹简 +

随笔何须有重点,废言未必无真言。

.:: 好书特集 1(摘录)
::.

《我爱身份地位》Status Anxiety
艾伦。狄波顿

~ Part 1 ~


我们之所以需要别人重视,可说是因为我们天生就对自己的价值怀有疑虑,于是他人的看法对我们评断自己的眼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。我们的自我认知受到其他人的评判所束缚。如果别人对我们说的笑话感到好笑,那么我们对自己引人发噱的能力就更有自信。如果别人称赞我们,我们就认为自己优秀杰出。如果别人看到我们就纷纷转开目光,或者在我们表明自己的职业之后露出不耐烦的神情,那么我们就可能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贬抑的情绪。



在理想的世界里,我们原本不应该这么容易受他人影响。无论别人对我们重视或漠视,称赞或嘲笑,我们都应该不为所动。如果别人给了我们虚妄的恭维,我们应该不会轻易受到引诱。而且,如果我们对自己做出公正的评断,对自己的价值有了定见。那么别人的轻视就应该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。我们会知道自己的优点何在。但实际上,我们对自己却似乎有各种分歧的观点。我们看见自己的聪明,也看见自己的愚笨;我们看见自己的机锋,也看见自己的乏味;我们看见自己的重要性,也看见自己的无用之处。在这种摇摆不定的状况下,我们通常只好由社会上其他人的态度,来决定我们自己的价值。别人的漠视会强化我们潜在的负面自我评价,而一个微笑或一句赞美则有相反的效果。我们对自己的接纳程度,似乎依赖别人对我们的喜好。



我们的“自我”或是自我概念,可以比喻为一颗漏气的气球,需要不断注入爱的氧气以维持气球的饱满,而且又经不起漠视的针头轻轻一刺。我们因受到别人重视而欢欣鼓舞,因受到别人忽视而伤心落寞,其程度之强烈不仅发人深省,也堪称荒谬。只因为同事打招呼时心不在焉,或者拨了一通电话没人接听,我们就可能因此心情低落。只因为有人记得我们的名字,而且送了一篮水果过来,我们也能够因此就觉得人生充满意义。



所以,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物质上的观点来说,我们会对自己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感到焦虑,也就不令人意外了。地位决定我们能够获得多少爱,进而决定我们会对自己产生好感还是丧失信心。地位决定我们能否获得一种无比重要的爱。没有这种爱,我们不但无法信任自己,也无法忍受自己的个性。


文章摘自 《我爱身份地位》Status Anxiety 艾伦。狄波顿;陈信宏译。
Above passage is not for commercial use.


*无聊人上*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