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是谁不太清楚,但是一般认为曹雪芹写前80回,后面40回是高鹗所著。会这么猜的其中原因是因为小说最后一章说:
“你须待某年某月某日时到一个悼红轩中,有一个曹雪芹先生,只说贾雨村言托他如此如此。”
*看这句话,不必明白它的意思。因为必须配合故事情节。我想说的是在书的结尾部分,提到了曹雪芹的名字,所以人们觉得小说是他创作的。情节大概是要找个闲人把石头记(红楼梦的别名)的故事抄一遍,传给后世,最后决定找曹雪芹。所以才会认为他很可能是此书的作者。
原文:
只怕年深日久,字迹模糊,反有舛错,不如我再抄录一番,寻
个世上清闲无事的人,托他传遍,知道奇而不奇,俗而不俗,真而不真,假而不假。
或者尘梦劳人,聊倩鸟呼归去;山灵好客,更从石化飞来:亦未可知。”想毕,便
又抄了,仍袖至那繁华昌盛地方。遍寻了一番,不是建功立业之人,即系糊口谋衣
之辈,那有闲情去和石头饶舌?直寻到急流津觉迷渡口草庵中,睡着一个人,因想
他必是闲人,便要将这抄录的《石头记》给他看看。那知那人再叫不醒。空空道人
复又使劲拉他,才慢慢的开眼坐起。便接来草草一看,仍旧掷下道:“这事我已亲
见尽知,你这抄录的尚无舛错。我只指与你一个人,托他传去,便可归结这段新鲜
公案了。”空空道人忙问何人,那人道:“你须待某年某月某日某时,到一个悼红
轩中,有个曹雪芹先生。只说贾雨村言,托他如此如此。”说毕,仍旧睡下了。小说最精彩的部分是前80回,而且萧老师说过第5回是作者用血泪所作,就是他是用自己经历过的痛苦的心情,人生的辛酸,在贫穷的情况下写作。
人生如何能事事求精彩?这不是会耗费精神吗?
从这句话联想到《红楼梦》那凡心已炽的石头。这块石头很可怜。女娲造了很多的石头用来补天,但是只有这一块不用,所以它觉得很伤心。
有一天,他听到了一僧一道(佛教的僧人和道教的道人)在说人间的富贵等等。他听了之后,就很想去人间走一趟。仙人劝他,所以说了以下的话。
而二仙人道:
“善哉,善哉!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,但不能永远依恃; 况又有‘美中不足,好事多磨’八个字紧相连属, 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,人非物换, 究竟是到头一梦,万境归空,倒不如不去的好。”
红尘有人间的意思。仙人说人间有乐事,我们可以想想,好像去看电影,庆祝生日,玩game,唱卡拉Ok等都很开心。但却不能永远是快乐时光,所以美中不足。能够得到internship是好事,但是好事多磨,要interview很多次,烦恼很久,才得到internship。
出去玩很开心,可是玩乐结束后又要回到看reading, marking, 或发生不如意的事情,所以乐极悲生。无常成为人间的定律。没有无变的东西。而得失总使我们的情绪受牵动,可能有时候让我们难过。看你难过的点是什么。很漂亮美好的脸蛋有一天会老去。快乐的时光不能长久。到头来终不免于一死。人生如梦,万境归空。
人间的无奈就这样被曹雪芹概括了。
这是一首很好听的歌,叫做《红豆曲》。偶像剧常上演你爱我,我爱她。
Hebe更复杂,说我爱你,你爱她,她爱她,她爱他。
为情的愁苦,为生命和青春的流逝在古代的表现,更加细致,触动了城市人久忘了的真情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